完美並不存在,但「勇氣」比完美更重要。
──問講
大家好,我是你們的主持人路隊長,相信愛情,所以讓我們在這裡相聚。
在愛情裡,成為更好的自己,遇見你的理想型。
其實不是你配不上他,也不是你不夠好,跟梁靜茹借點勇氣吧!今天我邀請到我的兩位好朋友【問講】和【瑜珈老師 Vicky】,分享給你找回自信的小祕訣!
【建立自信的四個小秘訣】
1. 將好事情視覺化
2. 觀想法
3. 模仿厲害的人
4. 建立情緒歌單
三年前,我曾開設了「個人品牌」課程,教了超過 100 位同學如何開始建立個人品牌,但有不少實力堅強的同學總是質疑自己不夠好;或是有些時候,我介紹我單身的女生朋友給單身男生時,他們有時會在見面前就覺得自己配不上男生,心裡總有【自我限制的信念】。
我漸漸發現,這種信念【和社會地位沒有關係】。
華人社會的「沒自信」集體意識
Vicky 老師分享,這種狀況特別容易出現在華人女生身上,算是一種「集體意識的迫害」。
中國歷史 5000 年以來,女性一直被定位在「傳宗接代」、「照顧一家老小」,總是【被期待將「他人」的優先順位放在「自己」前面】。所以當女生把鎂光燈打回自己身上時,便容易產生「我真的可以嗎」的焦慮。
問講也十分同意,他舉例自己剛到美國工作時,碰到瓶頸努力解決後,老闆居然在會議中當著眾人的面大力稱讚他,使他受寵若驚。
這和在台灣的工作經驗大不相同,在台灣碰到老闆或父母時,他們總是說「你這項工作哪裡哪裡需要再修改」或是「你做得不錯,但是……」,使我們避之唯恐不及。
問講接著補充,在《文化地圖》書中提及:
歐美國家正面的語句較多,反觀中國人或台灣人,雖然行事委婉,但產生負面意見便傾向直接表達;【我們都不太講自己的想法,但一講就是負面的】。
其實每個人都有權利有自信
Vicky 老師也想到,當小孩被稱讚時,華人父母總會開玩笑說著「沒有啦!還好啦!我家小孩沒你說的那麼好啦!」
問講點頭說,他從過去自己教英文課時的一位學生舉例,有一位學生爸爸的職業是「軍人」。從小,那位學生是在軍事教育和打罵氛圍長大的,似乎造就了他特別沒自信,且會傾向刻意討好他人,尋求他人肯定,失去對自己的主控權。
其實,每個人一定都有缺點,但一定也有優點,我覺得可以試試多想點自己好的地方。
在愛情中,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,Vicky 覺得我們先不要對自己雞蛋中挑骨頭,【一定會有人欣賞並認同這樣的好,但首先,那個人要是你自己。】
問講點點頭,講出了今天的金句
【完美並不存在,但「勇氣」比完美更重要。】
有自信的具體作法
聽到這邊,我想幫大家問一個關鍵問題:
有哪些具體做法,可以讓你「有勇氣」呢?
問講老師建議【列下自己覺得做過「好的」事情】,視覺化建立自信。
Vicky 則提供【觀想法】,她曾在十分緊張的英文即席演講前十分鐘,使用觀想法,意外獲得冠軍。問講也補充芝加哥的實際實驗,他們規定一群籃球選手一個月不准打球,只「想像自己罰球的樣子」,一個月後球隊的罰球命中率上升了 23%。
若真的完全沒辦法想像怎麼辦呢?
Vicky 說,完全沒有辦法想像的話,0 到 1 會較困難。所以可以先【從有把握的小事情建立感覺】,便能一步步擴大你的觀想範圍。
問講提出,也能以【模仿身邊厲害的人】嘗試觀想,想像如果你是他,會做哪些行為?處在怎麼樣的心理狀態?
我在節目中也分享,我在早上冥想時,會連結之前的成功經驗,想像當時的狀態,慢慢找回當時的情緒,便能自信開啟一天的生活。
Vicky 接著也再補充分享,自己是如何快速激起自信情緒。他【建立能激發不同情緒的「歌單」】,以音樂帶動當下情緒及狀態,便能快速進入自信情境。
今天問講和 Vicky 老師除了分析華人社會「低自信」現況,也分享了許多實際可以運用的小祕訣,像是【將好事情視覺化】、【觀想法】、【模仿厲害的人】、【建立情緒歌單】等。我覺得很棒!快去實戰演練看看吧!
【S1 Ep.109|親愛的,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?】收聽連結:https://pse.is/3wekn7
【好女人的情場攻略】收聽:https://linktr.ee/therightone.tw
每周一到四晚上 10:00《好女人的情場攻略》準時與妳約會。
相信愛情,就會遇見愛情
好女人的情場攻略,我們下次見!